海南中学“社区服务”实施方案
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如下《海南中学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
使学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二、内容
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内容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与环境建设: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城乡科技、科普活动;城乡文体活动;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
2.行业辅助性活动:如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支援农忙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敬老服务;参加扶贫济穷、拥军拥属,助残活动等。
三、实施过程和方式
1.组织形式
社区服务课程具体由学校政教科和年级组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社区服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一般在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可不限本班级。小组活动的目标和方案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参加活动所需的(交通、购买劳动工具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
2.时间安排: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开展活动。
3.实施步骤:
(1)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
(2)制定实施计划。社区服务小组首先要确定活动的目标和方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和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或班主任。家长或班主任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或班主任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实施。
(3)实施活动。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服务地的负责人领导。家长或班主任要随时关注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团结协作,并进行活动记录。《海南中学学生社区活动记录卡》由学校设计,学生自行保管,在完成社区活动后,交由服务单位进行记录。
(4)学生上交《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学校组织评价考核。
四、学分评定
1.由班主任负责核实学生的《海南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并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态度、收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学生每次活动过程中填写的《海南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 价 依 据 |
得 分 |
时 间 |
40分 |
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服务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 |
|
态 度 |
30分 |
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勤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合作意识和服务精神 |
|
收 获 |
15分 |
个人小结与体会 |
|
服务质量 |
15分 |
服务单位或服务对象的评价和证明 |
|
得 分 |
|
2.年级组和班主任根据社区服务课程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评,凡得分超过60分便可获得2个学分。最后送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并登记学分。
凡在考评中不合格者均要求重修或补修,由年级组和班主任监督执行。学生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由学生本人申请,经学校学分认定小组进行重新评议,评议结果为最终评定。
海南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
班别: 姓名: 填表日期:
服 务
对 象 |
名 称 |
|
|
地 址 |
|
|
|
电 话 |
|
|
|
小 组 成 员 |
|
|
|
服 务 项 目 |
|
|
|
活 动 目 标 |
|
|
|
活
动
方
案
|
|
|
|
家 长 意 见 |
签 名: 日 期: 年 月 日 |
|
|
班主任 意 见 |
签 名: 日 期: 年 月 日 |
|
|
组 员
评 价
|
|
||
服 务 接 收 单 位 评 价
|
同学:
领导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
||
活
动
小
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