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灵自由 学习自主 行为自觉

编辑 :马向阳来源 :《人民教育》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28日

——海南中学的教育价值追求及学科建设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如何在新世纪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的人才,是我们的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世纪之问”。

作为具有九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琼崖名校,海南中学被海南社会各界人士誉为“海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海南建省以来,海南中学每年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毕业生可以升入国家重点高校就读,众多的海中学子从全国各高校毕业后进入牛津、哈佛、剑桥、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继续深造,足迹遍及世界。这些成绩足以让我们倍感欣慰,引以为荣。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使命也要求我们不能停下求索的脚步。当我们直面“世纪之问”时,我们的内心依然深感震撼。这样的震撼促使我们去反思我们已经走过的道路,促使我们去探索培养更多创新拔尖人才的新模式。

探索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新模式,必将恪守教育之根本,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在体育、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他提倡重视人的天性,养成良好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指导,从而成为一个有良好德行的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使人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性发展,崇尚自由精神。十八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康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德国教育家费希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新的完人。而这种全新的完人应该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是人心协调、均衡发展的人。

我们认为,教育的功用在于启迪人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尊重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让人们丧失自我。唯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才有思想的自由、学习的自主和行为的自觉。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违逆人性、惟命是从的奴才和木偶。教育就是一项为人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服务的事业,教育的所有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这一本质。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培养与塑造人的时候,尊重人的自然天性、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阶段性,据此设置和实施合乎这些天性、规律、水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在我们的心目中,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升学与就业,还要关注学生们将来的创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生活的乃至生命的质量。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更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追求人格的完善与高尚。有鉴于此,学校必须引领学生将个人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直面人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支撑自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充盈心灵。学校必须坚守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让师生们在充满着文情怀的时空间里自主、自觉、自由地成长与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特长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高中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培养思想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的青年俊才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和“现代化”。全球化和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每一个人能够更加自由的、更加平等的、更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就教育而言,就是确保所有青年人的个性自主、公民意识、融入劳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尊重自己个性、接受外界事物与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实现道德的自律和合理的利益追求,关注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质量,尊重与理解不同的文化,做到同伴之间相互理解、对弱势群体施以同情与援助。高中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环境。除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之外,还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以此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适应社会生活并引领社会方向的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教育,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还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个性觉醒、价值取向、学习方式等,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特征,关注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探索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在现阶段的表现和发展,探索和掌握学生认知和成长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海南中学今天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学校九十年来办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早在60年多前,首任校长钟衍林先生就谆谆教导我们:“学有科学,有哲学,有文学,有艺术之学,乃所以增进智识,敦励品行,娱乐情意,而充实人生,促进文明者也。人有理智生活,不可无科学哲学之修养;有感情生活,不可无文学艺术之修养;有道德生活与超越之思想,亦不可无哲学与宗教之修养。”故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和谐发展。这种建立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我校今日之价值追求——培养心灵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的青年俊才。

所谓心灵自由,就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既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它的前提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与发展潜质,自由地选择课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独立思考,驰骋想象,放飞心灵,思想奔放,思维活跃,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则善于引导与激励学生打破封闭,标新立异,变革创新。

所谓学习自主,就是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或同伴合作互助,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影响,共同发展进步。一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自主学习。

所谓行为自觉,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与定位,自觉地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且不倦怠,不松懈,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直至获得成功。自觉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更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至高境界,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培养心灵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的青年俊才,是海南中学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价值追求。以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师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教学氛围,实现全体师生素养全面、身心健康、关系和谐的发展,是海南中学学科建设的核心理念。

(编者注:原文刊载于2014年第13期《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