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每一天都是宪法日

编辑 :周豪放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05日

   

     

      编者注:12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以“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和大中小学生代表、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海南中学2016届校友、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周豪放作为大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发了言。此文为周豪放同学的发言稿,转载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5日 第14版。配图为央视新闻联播截图。

 

      今年的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并发表了有关法治建设与青年成长的讲话。时至今日,我仍然能回忆起那份激动和澎湃。与众多法大学子一样,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强烈的专业自信,感受到时代对我们青年寄予的殷殷厚望。

      今天是我国的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作为法科学子,我们深知,宪法关乎一国法治之命运。那么该如何学习和理解我们的宪法?这是实现法治中国之要义,绝不仅是法科学子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更应唤起每一位公民的热切关注。在尚未学习宪法前,我对宪法的印象可用“遥远”二字形容。但经过学习我逐渐发觉,宪法的阳光其实就倾洒在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宪法精神不仅指导着中国的发展与未来,更引领着莘莘学子的学习和生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作为法科学子我们更应当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宪法精神。在法大,有一句口耳相传的老话叫作“风里雨里,南门等你”,这是法大最有特色的学生组织——法律援助中心许下的承诺。这些青年学生们坚持着宪法中公平正义的信条,坚定地践行着宪法中关怀弱势群体的精神。

      因此,我眼中的宪法是太阳,高悬蓝天却并不遥远,因为温暖的宪法阳光无差别地普照在每一个人身上。它既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也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受教育权的公平之法。

      正确学习和解读宪法,首先应当从“中国视角”去理解我国宪法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而中国宪法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是一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还是一块刻满国家根本制度的基石,更是一面团结人心、凝聚共识的旗帜。我们维护宪法的权威,就是要让全国人民能紧密团结在一起,凝聚共识,万众一心地走在以宪法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对于一名法科学子而言,法治中国的实现是我们心中的最高理想。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如此明晰的宏伟目标让我们青年学子倍感振奋,这不仅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非凡,对于我们更是如此,这意味着在法治建设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即将踩着时代的浪头,成为勇探潮头的弄潮儿,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我深知,作为青年学子应该将党和国家事业的“大目标”化为个人生活的“小目标”,踏实稳健前行,这样才能汇聚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希望自己能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我们绝不应当只在宪法日想起宪法。宪法日所承载的意义及功能在每一天都应得到彰显和贯彻落实。对于一个法治国家而言,每一天都是宪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