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逐梦

编辑 :兰志军来源 :宣传组  发布时间 :2015年10月31日

    我上次见到梁其伟是在十二年前。那时候他十八岁,是2003届高三1班的学生。那年夏天他告别度过了整个中学六年的母校,去清华读建筑系。

          今日重逢,他已而立,是国内游戏开发界的“牛人”,作为成功人士在母校92周年校庆之际回来为我现在的学生们作报告。

     在未能见面的十二年里,我听到过他的许多“传说”。有人说他在清华时就“发了财”,有人说他后来去了英国剑桥读书,也有人纠正说他没去英国,是去了美国,被哈佛、麻省、耶鲁等十三所世界著名大学同时录取了,后来他自己选择去耶鲁读了建筑专业硕士。两个月前,我06届一个北大计算机硕士毕业后,成功的开发了几款手游的学生,以非常崇拜的口吻告诉我,梁其伟才是他们这个行业的顶尖级人物,“百度上都是他的介绍”。

    从建筑师到手游开发“牛人”,这个跨界实在太大了,我甚至怀疑我的这个学生跟我谈的梁其伟和我教过的梁其伟不是同一个人。

       今天,他回来了,以一场名为“不忘初心——从游戏爱好者到游戏创业者”的报告,向他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揭秘那种种“传说”,讲述他十二年来的“跨界心路”。

      从海中到清华,从清华到耶鲁,从美国纽黑文到中国的上海、北京,从世界顶尖建筑公司建筑师到自己创业成为游戏开发“牛人”,这传奇般的经历让在场的学弟学妹惊呼连连。而他,依然如在十二年前的海中课堂上发言一样,不温不火,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笑容较十二年前,多了几分而立之年的从容沉稳。

      在清华读书时期就独自完成了原创IP的独立游戏《雨血》系列的梁其伟告诉我们,他的梦缘起于海中的课堂、宿舍和青青校园。那些宿舍熄灯后还在水房偷看的漫画书,那一年一度的海中“动漫比赛”,还有他留在交给我的课外练笔中一篇篇金庸小说评析——谢天谢地,我当时没有把这些练笔打回去让他重写一篇“合乎高考作文规范”的议论文,没有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梦想。所以,他还愿意告诉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直到现在他还在为那些新游戏亲自写剧本,这真让我感到安慰——我们没有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梦想,而且,凭着我们对教育本真的本能的理解,我们可能不经意间在这个校园的许多年轻人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梁其伟告诉学弟学妹们,“平台”非常重要。从海中到清华、到耶鲁,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用自由的心灵去编织梦想。自己有幸在最爱做梦的六年里置身于这个多姿多彩的校园,接受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精心呵护自己的师长,有志同道合朝夕相处的伙伴,让自己保持着一颗追逐梦想的心。在这颗追逐梦想的“初心”指引下,已经取得耶鲁建筑学硕士学位、跻身世界顶尖建筑设计院的梁其伟,选择了放弃“一眼可以望到底”的“线性生活方式”,将每一个成功的终点当成一个新的奋斗起点,自主创业,创办了今天的“灵游坊”,在今天拥有广阔的市场又竞争激烈的游戏界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品牌和风格创意。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每年新生入学时人手一册的新生手册上“校长寄语”中的一句话:“这是一座建立在光荣与梦想之上的校园,这是一个帮助年轻人争取荣光、实现梦想的家园。”这个校园能够给予年轻人的,不仅仅是脚踏实地的严谨,还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更有唯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才是海中教育中最可宝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