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艳照难回避 直面善引导

编辑 :王蓓蓓 王辉来源 :海南经济报 http://www.hnjjb.com 2008年2月26日  发布时间 :2008年03月16日

我省中小学上学的第一天,连日来的社会热点——“艳照门”事件会不会成为校园热点话题?学生会不会受到该事件的影响?家长和教育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这起事件的?记者昨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学生:大部分都表示看过照片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九中、海中、海师、海大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对“艳照门”事件有所耳闻,而一部分人则表示在网上看过相关照片。
  九中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她平时不常上网,是从报纸的娱乐版知道这件事情的。对于娱乐圈的“乱”,她觉得并不是第一次了。她表示自己平时比较喜欢TWINS,不过得知阿娇涉及该事件后,她会重新选择新的偶像。    
  正在读高二的小强告诉记者,他们班有很多同学看过相片,并且在聊起陈冠希时甚至有些羡慕。小强说,他过年在网上玩游戏时,网友曾用QQ把照片发给他看。他说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类似暴露的照片网上有很多,他觉得挺无聊的,看完就删了。
  海南师范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艳照门”中的照片刚被传上网时,就有同学发来短信告诉他了。他表示,当时只是觉得这个新闻很火爆,就上网搜索了一下。李同学说,后来知道传播200张以上的照片是违法行为,所以大家都不敢互相传播。在记者采访中,海大的一些同学均表示有上网搜过类似的新闻。

  家长:担心艳照事件影响孩子

  连日来,传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可把不少家长给愁坏了。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平时就比较喜欢这些明星,也喜欢去效仿他(她)们的言行举止。艳照事件一出,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影响。
  昨日上午,家长陈先生在明珠广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做出这样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怎么能叫家长不担心?张先生说,他的孩子春节在家上网时就看过艳照门的相关照片,因为他在上网时在百度上留下了“陈冠希 艳照”字样的搜索。陈先生感慨道:“现在社会的开放,真是让家长无奈!只希望社会多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性问题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家长张先生则希望我省网监等有关部门能加强网络的管理,净化网络世界。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孩子心理思想健康等方面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学生不要去浏览色情网站,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学校:加强引导学生的社会观

  昨日,海口市第九中学德育处的陈世琼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艳照门事件一出,学校也非常担心学生的思想健康是否受到了影响。“毕竟现在学生追星问题是不容小瞧的。”他表示,今后会加强对学生社会观方面的引导。
  陈世琼告诉记者,开学之初,他就分别找了初中各年级的部分同学进行“摸底”。通过与这些学生的沟通,知道这些学生是通过报刊及网络等媒体知道“艳照门”事件的。不过,他(她)们都表示并没看过照片和进行搜索。
  陈世琼表示,在聊天时大多数学生称比较喜欢周杰伦和超女、快男之类的偶像。陈冠希、张柏芝、阿娇等影响力量较小些,他们不是很关注。而且陈世琼认为,学生更换偶像的速度比较快,再加上初中生的上网时间不是很多,所以在他们学校中,受影响的学生较少。

  心理学家:学校应该正面教育引导

  海南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开基在谈到“艳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时表示,许多中小学生存在追星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并且明星的言行举止带有示范性,而学生又存在盲目崇拜、效仿和从众的心理。并且,学生心理自我意识还没有达到完整的发展阶段,审美意识也有待加强。所以,他认为“艳照门”事件会对很多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此,张开基建议学校和老师要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提倡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不能只看明星的表面,要更多地看到他们在成功路上付出的努力和坚韧。

海口妇联提案关注 青少年青春期教育

  
      “艳照门”事件曝发后,海口各界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格外关注。在昨天召开的海口市政协会上,海口市妇联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成立海口市青少年生理、心理、法律、道德讲师团并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
  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的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对善恶、真假、美丑、荣辱的鉴别能力,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影响缺乏免疫力,容易误入歧途。国家教委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过:“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们特别重视中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在我国,有很多未成年人身体心智都迅速“早熟”。如果青春期教育不能及时跟进,不少青少年会受一些媒体、网络的影响,形成不良的的性观念、性道德等。2006年,海口市妇联曾在某学校初一女生中发出300张调查问卷,其中98%的女生希望开展“生理、心理、性知识、法律、道德”讲座,80%的女生希望有相关专家倾听她们的心事,解答她们的疑惑。
  因此,海口市妇联提出建议,成立海口市青少年生理、心理、法律、道德讲师团并开展相关活动,立足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和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性”,学会控制疏导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