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以变化应对变化——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专题讲座

编辑 :文字 | 陈明菊 图片 | 陈良双来源 :宣传组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08日

     

为了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更好地应对“初二现象”,做好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2月5日晚,海南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初中部学生科副科长唐彩霞在高中部艺术教育中心为初二家长做了题为《以变化应对变化——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初中部学生科副科长张开基主持。

 

讲座开始前,唐彩霞老师先带领家长们做了“手指曼波”的热身活动,会场气氛热烈。

接着,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强调家长要为培养一个有担当、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唐老师将孩子的成长比喻成树的成长,指出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以此来说明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唐老师紧接着抛出了“家长的困惑”,即不谈学习,母(父)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为什么明明是爱,孩子却受到伤害等问题。她指出,初二学生的变化是具有普遍性的,家长要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并做好应对的准备。

 

讲座共分两个部分,一是初二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二是以变化应对变化。

 

唐老师指出,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孩子的青春期和家长的更年期基本上是碰在一起的,这让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问题更突出,形成了所谓的“初二现象”,同时本阶段的学生还会出现常见的六种心理特征,这些对家长来说都是挑战。

面对种种变化,唐老师认为,家长要以变化应对变化,她给家长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培养孩子未来的竞争力。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家长要学会借力来助力孩子的成长。(二)分析原因,有的放矢。青春期孩子的变化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学习压力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家长要适当地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学会理解和帮助孩子。(三)教养方式,自我调整。唐老师指出,父母有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她着重讲了放纵型和忽视型的危害,建议家长们比照这些类型,尽快调整自己,做权威型家长。“权威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权威型”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家长,他们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他们同时积极地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同时,在教养过程中,家长要以身示范,对孩子的要求,自己也要做到,才能树立榜样作用。(四)积极应对,共同成长。唐老师认为,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反叛”,家长要早了解、早准备。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注意情绪。家长对孩子要有适度期望,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和适当放权,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而管教中家长也要张弛有度,让孩子快乐成长。此外,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最后,家长要关爱支持孩子,提升他��的学力。唐老师还详细跟家长们分享��提升孩子学力的一些方法。

 

最后,唐老师认为,家长要做好“双减”政策下角色的转换,未来的二十年是世界变化最复杂的二十年,家长们不仅要用力而且要用心,以变化应对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唐老师的讲座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在场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学生成长变化的关键阶段,让我们加强家校合作,以变化应对变化,共同助力学生成长!